— 民俗风情 —
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,文化璀璨,
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。
资讯详情
韵味无穷的土家山歌
长阳素有“歌舞之乡”的美誉。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,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 创造了独具特点、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。在浩瀚的文化艺术宝库中,喊山歌就是其中一束散 发着泥土芳香的奇葩。
“不唱山歌喉咙痒,嘴巴一张象河淌”。多如牛毛的山歌,以其丰富的演唱内容,灵活的歌唱形式,高亢嘹亮、热烈奔放的演唱风格,与南曲、巴山舞并誉为长阳文化“三件宝” 。近些年来,山歌从山里唱到了山外,从长阳唱到了北京,从北京唱到了海外。
长阳山歌主要有劳动歌、情歌等。劳动歌产生于劳动中,又在劳动中歌唱。不同的劳动 方式和自然环境,形成了劳动歌的不同风格。如清江船工和排工就有雄壮有力的号子歌,田 间锄草有锣鼓歌。演唱时,由两人或三人、四人在田头按照一定曲牌一边鸣锣击鼓,一边与 田间锄草人唱和,但演唱内容和顺序灵活,没有严格的规定,大多为即兴创作。
长阳的山歌有独唱、对唱、一人领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。其中“尾”包“头”是一 种特殊的流行唱法,即将每首歌的尾句或尾段作为起唱句。如《云中现出太阳来》:
云中现出太阳来,
天上起了五色云,
不是风云是雨云。
你是风云风吹散,
你是雨云两撤开。
云中现出太阳来。
“穿号子”是山歌对唱中最复杂难唱的一种演唱形式。由“梗子”(一般五言四句)和“ 叶子”(一般七言五句)两部分组成,“叶子”是主歌部分。如《一树樱桃花》:
[梗子]
一树樱桃花,
开在岩脚下。
蜜蜂不来采,
空开一树花。
[叶子]
一个姐儿穿身花,
哭哭啼啼回娘家,
娘问女儿哭什么,
丈夫年小难当家,
误了姑娘一十八。
情歌是山歌、民歌中的主体部分,在数以万计的山歌、民歌中,大部分是情歌。有“无粮 无曲不成酒,无郎无姐不成歌”之说。如:
《情歌出自心窝窝》
五句子歌儿五句多,
堆成山来流成河。
无粮无曲不成酒,
无郎无姐不成歌,
情歌出自心窝窝。
《青春去了不再来》
姐儿生得像蔸菜,
青枝绿叶惹人爱。
买菜哥哥早些买,
莫等花谢起了苔,
青春去了不再来。
再如《辫子跑得竖起来》
隔山隔岭又隔岩,
知心话儿歌传来。
听见情郎把歌唱,
姐儿出门忘穿鞋,
辫子跑得竖起来。
《相思病儿害得深》
朝天一望天有云,
朝姐一望姐有心。
天有云头难见日,
姐儿有心难拢身,
相思病儿害得深。
《甜了一年又一年》
桃子没得李子圆,
郎嘴没有姐嘴甜。
前年六月亲个嘴,
今年六月还在甜,
甜了一年又一年。
又如《照着一对好鸳鸯》
一个高高的姐,
找了个低矮的郎。
一个低矮的木匠,
打了一个高高的床。
大被子放中央,
绣花枕头放两旁。
月亮透过墙上窗,
照着一对好鸳鸯。
《想郎想得心里慌》
想郎想得心里慌,
把郎画在枕头上,
翻身过来把郎喊,
翻身过去喊声郎,
一夜喊到大天亮。
想郎想得挨门站,
眼泪流了千千万,
掉在地上拣不起,
拣得起来用线穿,
留给情哥回来看。
《挨到新鲜些》
歇了头一歇,
挨到情姐姐,
出他妈的怪奇事,
挨到新鲜些。
栀枝花的姐,
牡丹花的郎,
郎要挨到姐,
姐到挨到郎。
挨到哒还要挨,
这时候你才来。
《骂郎》:
听我开口唱,唱一个姐骂郎,
说来不来为哪桩,只怕喝了迷魂汤。
骂一声我情郎,把奴丢一旁。
望穿双眼望断肠,要你的头发熬药汤。
早晨煨鸡汤,中午煨蹄膀,
骨肉煨成糊涂酱,叫你吃个空巴掌。
手拿纸一张,画个我情郎,
心乱如麻画什么,画你病在象牙床。
睡又睡不着,熬到大天亮,
翻身翻得床架子歪呀,赔我的瞌睡赔我的床。
该死的我情郎,你知不知端详,
我煮米来忘记滤米汤,魂儿丢在你身上。
五句子山歌是长阳山歌、民歌中特别发达的样式,到如今尚在流传的传统五句子山歌就有成千上万首。 五句子山歌从诗的角度看,结构形式独特,内容情真意纯,是开在大山里的一枝古老的民族民间文艺奇葩。
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,五句为一段,有一段独立成章。如“问声歌师几多歌,山歌硬比牛毛多,唱了三年六个月,歌师喉咙都唱破,才唱一个牛耳朵”。也有若干 段五句子联缀(最长有32段),称为“赶五句”或“排子歌”。五句子山歌的第五句最有艺术魅力,它往往是意境升华,艺术情趣之所在,故有“五句山歌五句 单,四句容易五句难”的说法。由此,五句子要求第四句要能结束,第五句要奇峰突起,画龙点睛,如:“鸭嘴没有鸡嘴尖,哥口没有妹口甜,何时要个甜妹妹,煮 菜不用放油盐,生米当饭味也甜。”
五句子对韵律也有其特殊要求。一般除第三句外,一、二、四、五句要押韵,且一、二句用仄声韵,四句要用阳平,五句要用阴平。也有一批传统五句子歌词并不一 韵到底,而在第三句或第四句上转韵,如“小来唱歌到如今,没有上天数星星,芝麻论升不论颗(转韵),绫罗论匹不论梭,你把大话狠那个?”,通过转韵,节奏 更强,富有音乐性,且增加了用词的容量,拓宽了艺术表现力。
五句子在语言通往避“俗”求雅的要求,而是将村言俗诘大量入诗,使之褒其清新、朴实的自然美,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,易懂易记、顺口成诵、琅琅上 口,韵味无穷。“一把扇子二面花,隔扇看见俏冤家,我看情歌会种田,情歌看我会绣花,大风吹不倒犁尾巴”。在这首五句子的压轴部位放上一俗话“大风吹不倒 犁尾巴”,寥寥数字就勾画 出了一幅男耕女织、相亲相爱的图画。
五句子以情歌为主要内容,是鄂西情歌的主体。五句子山歌可以说就是五句子情歌。五句子情歌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情歌的内容特色。它更多地渗透了土家族 的历史、社会风情习俗,土家人勤劳、粗犷、纯朴、诚挚的情感,因而没有那么多的哀怨忧愤,而以欢快直露、纯朴真挚见长。形式上又多是自由对答和往来,男女 感情直接交流,充满着男欢女悦之情。如“高山岭上逗凤凰,大树脚下逗阴凉,楼房瓦屋逗燕子,三月青燕逗牛羊,十八幺姑逗情郎。”又如“姐儿住在花草坪,身 穿花衣花围裙,脚穿花鞋花上走,手拿花扇搧花人,花上加花爱死人。”由此可见一斑。
五句子山歌不仅有一般民歌所共有的艺术表现手法,而且以比喻、双关的运用别个风味,异彩纷呈,尤其是比喻与双关,拈连结合的运用更为别致。例如“高山顶上 一口洼,郎半洼来姐洼,郎的半洼种豇豆,姐的半洼种西瓜,她不缠我我缠她”,利用瓜豆缠藤之“缠”,顺势拈到郎姐相缠(相爱)上去 ,一语双关,妙不可言。
五句子山歌可根据内容的需要,套上各种不同的曲牌歌唱,如“倒尾子”、“茶调子”。“笛调子”、“对声子”、“穿号子”、“杂号子”、“九声板”、“喇叭 调”等曲牌。其中最有艺术性的当推“穿号子”(也叫“穿五句”、“穿歌子”、“花哨子”),即在某一唱段中,以“号子”作衬句段,同五句的主歌段交替穿插 为歌。演唱时,甲、乙二人对唱对穿,甲先“号子”引歌,叫做“丢梗子”,乙按甲的“号子”之意并以五句为主歌对歌,叫做“配叶子”。歌词的穿唱千姿 百态。
小小的五句子,是土家儿女创造的以歌代话的“第二语言”。喊起五句子山歌,隔山隔岭 也可表情达意,交流思想感情。当你学会用五句子山歌应和,你就能尽情领略土家山寨那五彩缤纷,目不暇接的大千世界。